您好,欢迎光临湖南政协门户网站!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委员“三个一”扶贫行动】邓焕生:扶出一支 “长岗创业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委员会 时间:2016-10-17 来源:
   “开展精准扶贫,是为慈利县长岗村父老乡亲做点实事的难得机会,要带着改变落后地区面貌的政治责任和对老百姓的真情实感,以争分夺秒的精神,为长岗村全面脱贫多做好事,多办实事!”说出这一番话的,是湖南省政协委员、省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兼职副主任,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邓焕生。

201547日,邓焕生和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扶贫工作队来到了慈利县龙潭河镇长岗村。

进村前,扶贫工作队队员都在揣测,长岗村也许就是处处房漏屋破、田野荒芜、缺吃少穿。然而,进村后的景象完全颠覆了大家对贫困村的想象:村里虽说没有楼房林立,却也干净整洁,田间路边一片绿油油,几乎没有荒废的田地,人们精神面貌也还不错。

长岗村扶贫,扶什么,因何而穷,哪些人家穷?

长岗需要什么

古人常说“天时、地利、人和”,长岗村村民无可奈何的就是前两者。坐落在喀斯特地质结构上的长岗村,自然条件给村民们出了太多难题:

村子在县城西南方向37公里处,村组之间道路不通,饮水、灌溉设施落后,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几乎谈不上什么经济产业,唯一支撑乡亲们填饱肚子的是水稻,但是村里又有层出不穷的“天坑”——地下溶洞导致常年缺水。

贫穷的故事里,总是有许多令人悲伤的主角。

四组村民郑泽成被精神病哥哥一把火烧掉了房子,妻子不辞而别已有5年,至今杳无音讯,从小双手残疾的他在县城干起了环卫工作,用微薄收入独自抚养11岁儿子读书;二组村民李大辉,妻子早些年与他离婚,一双70好几的老父老母常常卧病在床,几间破烂不堪的红砖房,衣柜和床铺的年龄与他差不多,双胞胎儿子一个念大学,一个念职校,一家5口只有他一个庄稼汉劳动力……

交通不方便,自然条件差,劳动力少,家人生病,儿女求学……缺钱二字犹如针尖刺在所有人心头,当地各级政府痛,村民们痛,扶贫工作队也在痛。

3个多月的入户走访调研中,扶贫工作队寻找着答案。

长岗如何变龙岗

    “炽热的太阳与盛夏的高温没有阻拦住我们一行67人到慈利县长岗村的步伐;土泥炉上沸腾着的喷香的腊肉、猪蹄加上村民们红扑扑、汗津津的笑脸,很快就消去了四个多小时的车旅劳累,让我们融入一种难得的和谐氛围中,一股股久违了的乡情、亲情油然而生……待到精准脱贫日,且看长岗变龙岗。”

两个月后,邓焕生又来了,他的本子上这样记录着。

这一次,他特意带上一行67人包括中青班学员和省社会主义学院处级干部到长岗“住农家、问民生”来了,专门为长岗精准脱贫查穷根、寻良策。

仲夏的长岗,满目绿色,山间石缝已经栽上了玉米,田边地头种上了蔬菜,地里庄稼欣欣向荣,黄姜生机勃勃,一切都在极力叙说着长岗村的不甘贫穷、不甘落后……

两天一晚的行住调研里,大家既为长岗村民守着“绿水青山”却没变成“金山银山”遗憾,又为“偏远的山村看不到一点白色污染、壮劳力在外却没有一块土地抛荒”而震惊,纷纷提建议出点子:“长岗村需要经济支撑点和支柱产业”“要关注留守儿童和老人”“要加强扶贫机制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当年10月,邓焕生带着49名教职工再次来到长岗,结对子、出点子。教职工两人一组进村入户、结对慰问、访困问需、访贫问计。“进”的是长岗村,“访”的是31家贫困户和26家农户,与困难群众“结长期穷亲”。

多次深入长岗村考察后,长岗扶贫工作设想逐渐成形,一份数千字的《慈利县龙潭河镇长岗村2015-2017年扶贫开发工作规划》跃然纸上,为长岗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指明了方向。

长岗初唱创业歌

“对富裕幸福的生活要有强烈的期望,对精准脱贫要有满满的信心,对发展产业要有强劲的动力。”201512月,邓焕生把长岗村30名帮扶户代表和致富带头人接到省社会主义学院,请来专家学者讲授精准扶贫政策和农业技术。

长岗村民的创业激情被点燃了。二组村民李大辉结合自己种西瓜的经验,主动找到扶贫工作队要求给予种植和养殖方面的指导。村里一位浏阳女婿则特地转战回来长岗村,把村里的特产腌菜、腊肉等摆到他的淘宝店里,电商概念的引入让很多村民都倍感新鲜,不少人也开始跃跃欲试。

2016年的夏天,长岗村村支书卢志富带着村里23个村民代表再次来到省社院参加精准扶贫培训班,他带来了村里的新消息:今年3月扶贫队帮扶引进种植的龙脑樟“长势很猛”。

龙脑樟主要是用于中药材冰片生产,目前市场上采用的大部分是化学合成,我国最初在怀化新晃发现了两棵母树,培育以后发展成了一个产业——龙脑产业。当初,经过再三考察,确认长岗村竟然很适合种植龙脑樟,于是扶贫队为当地牵线引进栽种了105亩。目前来看,长岗村的龙脑樟树存活率比新晃原产地还高,不出意外的话,明年村民们就可以受益。当初,长岗村与新晃龙脑公司有过15年的约定,他们会负责回购树叶,一亩可有一吨的收成,10块钱一公斤,最后分红由全村共同参与,10%作为集体经济提成,20%是贫困户分红,70%解决村里的问题。

与此同时,村里的合作社运转起来了,大小猪场、鸡场办起来了,杂粮长出来了。

这些终于让邓焕生松了一口气,“树在长,猪在养,他们以后就有赚钱的渠道。不管我们的扶贫工作时间是两年三年还是多少年,他们今后的发展路子都有了”。

对接长岗村扶贫这一年多来,他去了长岗村6次,在农户家里住了4个晚上。如今的长岗,路修通了,灯架起来了,山塘挖出来了,水库整修好了,两个合作社办起来了,黄姜卖出去了,龙脑樟也长起来了……

“究竟能否实现长岗变龙岗?明年再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