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喝杯奶茶;办公室下午茶时间,集体下单奶茶;逛街第一步,先买一杯奶茶……从“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到“代买奶茶100元跑腿费”,如今奶茶成为年轻人的社交符号;大街小巷,奶茶店随处可见,排队买奶茶的现象也是司空见惯,奶茶让人欲罢不能。
奶茶对身体健康有何影响?2月7日,在政协云委员联动值班中,这一话题成为网友们的讨论焦点。当天,省政协委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癌变机理与靶向治疗研究室主任、肿瘤蛋白质组转化医学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肖志强围绕这一主题回应网友关切。
在此之前,肖志强曾撰写过《规范奶茶的生产和销售,维护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提案,呼吁有关部门建立统一的奶茶行业标准,规范奶茶的生产和销售。“看到有些青少年可以一两天不吃饭,但一定要喝奶茶,就对此进行了调研,对这个主题有一定的了解。”
有数据显示,超过70%的大学生每周喝奶茶的次数在1次以上,大约35.5%的大学生每周喝2至4次,还有5.9%的大学生每天喝1次甚至更多——年轻人越来越为奶茶“上头”。
“喝奶茶为什么会胖”“奶茶对生育的影响”“引导奶茶健康发展”……值班中,网友们抛出一个个问题,肖志强一一回答。
肖志强希望在这一问一答间,能让更多人深入了解奶茶饮品,对于网友们比较集中的、焦点性的问题,相关部门能予以重视,通过健全相关政策,助推奶茶行业健康发展。
“奶茶虽好喝,健康问题不能低估。”肖志强表示,由于较低的准入门槛,缺少统一的行业标准,目前市售奶茶的糖、脂肪、奶精、咖啡因等成分严重超标,长期摄入不仅容易导致肥胖,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而且奶茶中的奶精会减少雄激素的分泌,对精子的活跃性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有造成不育的潜在风险。
不喝奶茶可以喝什么?肖志强认为,纯正的鲜榨果汁、粗粮饮品等都是奶茶的健康替代品。
肖志强认为,首先要做的是建立奶茶行业标准,这不仅有利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有利于奶茶行业的发展。“政府应牵头制定奶茶的原料成分及其含量标准,规定奶茶的原料成分及其来源,限制奶茶中糖、脂肪和添加剂的含量,防止长期饮用高糖、高脂奶茶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在肖志强看来,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他呼吁,可以在奶茶外包装、奶茶店铺和网络售卖页等地方,仔细标注奶茶成分及其含量,让消费者了解并监督。同时,职能部门要督促奶茶生产者严格按配方制作奶茶。肖志强说:“奶茶某些成分对健康的影响需要进行风险提示,不另外加糖奶茶不能标识为‘无糖’误导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