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都要有硬手 李微微等参加省政协常委会议分组讨论
启动核电,促能源供给改革
◆湘声报记者 黄旻
第二组的常委们围绕“关于工业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主题进行了协商讨论。
“如果不把过剩产能去掉,产业的真正优化升级实现不了!该淘汰的必须淘汰!”刘尧臣常委认为,下决心去除过剩产能就是真正贯彻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图。
杨伟军常委说,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淘汰落后产能,把相关行业的技术标准门槛提高,达不到标准的生产线予以淘汰。
“我很赞成两位的看法,对于制定行业标准,辨别优势产能和落后产能,我深有体会。”彭崇谷常委说,以电缆产业为例,衡阳的金杯电缆享誉全国,质量过得硬,口碑很好,很多同行都打着金杯电缆的牌子在市面上销售,以次充好,导致电缆产业严重过剩。制定技术标准后,可以对相关企业进行严查,防止鱼目混珠、泥沙俱下,经过技术性识别,扶持真正具备先进技术的电缆产业,其余的全部清理出市场。
彭崇谷建议由省经信委牵头,对全省工业产品进行分析、识别,哪些可以培育升级,哪些是僵尸企业,精准识别后可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
吴金明常委说,就去产能的问题,省里已经多次组织研讨,目前已经明确分类去产能。对于高耗能高污染的产能进行技术性淘汰;对于稀土金属等矿产行业,通过严格资质审批来抬高准入门槛;针对全国普遍性过剩的产能,进行市场化退出;一些全国过剩、湖南没有过剩的产能,进行兼并重组、搬迁改造。
陈书山常委认为,目前,能源供给也是经济发展的一块短板,湖南电力能源缺口较大,发展核电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民众缺乏对核电站的基本了解和认知,对建核电站产生心理抗拒和担忧。”陈书山建议,加大对核电的科普宣传,抓紧推动能源供给侧改革,启动湖南核电建设。
陈江华常委说,企业紧跟市场趋势谋发展,必须重视研发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他建议,政府在提升企业科技研发能力上多下功夫,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建重点实验室、科研机构等,发挥科技创新的力量。
政府少配菜,企业多点菜
◆湘声报记者 李飞
第三组的常委们围绕“关于经验借鉴与试点示范”主题进行了协商讨论。
“上海、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不同时期的主窗口,其发展经验值得我省借鉴。”雷鸣强常委2015年底赴上海闵行区挂职,通过对上海发展经验近6个月的研究总结,让他对上海以“放管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模式产生浓厚兴趣。
“在行政审批、企业税收、科创企业上市、人才落户等方面,秉承‘放宽’和‘取消’理念;严格管控触及发展红线的企业、产业;加紧完善市场规则和体系建设,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为企业搞好服务。”
雷鸣强建议,湖南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应着重做好“特”、“聚”、“创”文章。“注重差异化发展,重点发展我省特色、特有、特长产业;充分聚焦人才、资金、原材料,壮大优势产业;创新体制机制,加快科技创造,为大众创业搭建广阔平台。”
雷鸣强的建议引发杨君武常委的共鸣。“政府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应少管制多服务、少审批多放权、少开店多开路、少给资金多给政策、少配菜多让企业自主点菜。”
在杨君武看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并不是政府一味地让利减税。“政府在为企业减负的同时,也要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要用辩证思维科学处理职能部门、企业、社会、公民之间的关系。要善于弹钢琴,做好收益与权力的加减法。”
深圳90%以上研发机构在企业,90%以上研发人员在企业,90%以上发明专利出自企业。深圳闻名全国的“三个90%”让向双林常委深受触动。“我省科研成果转化率不及20%。”他建议湖南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催生科研创新动力。
“创新是靠人才驱动实现的,必须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大力引进外来创新人才的同时,也要引导本土人才留在本地,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童小娇常委建议。
李发美常委建议,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评价考核体系,营造一个适合创新人才展现才能的宽松环境,让各行业创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能发挥好作用。
将乡村旅游纳入发展总规划
◆湘声报记者 陈彬
在第四组“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小组讨论会上,李云才常委称,耕地遭到污染、农药化肥使用过多等,导致部分农产品质量存在问题,“现在不缺少农产品,但缺优质的农产品。”他建议,加大对农产品的监管力度。
郴州市政协主席陈社招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应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不过,在她看来,目前我省农产品电子商务还存在政府主导作用不够、缺乏专业的统一标准、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物流配送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
她建议,进一步加强农产品的扶持力度,搭建农产品投融资平台与基金,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化建设,强化农产品电商人才的支撑。
“还需要推进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减少农产品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长期从事流通产业理论和零售组织研究的李定珍常委表示。
与会人员认为,新常态下发展乡村旅游具有重要的意义,能有效促进精准扶贫,推进城乡统筹,实现惠农强农的目的。
岳阳市政协主席陈奇达建议,科学编制规划,引导乡村旅游有序发展,省里应出台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规范指导性文件,各市县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把乡村旅游发展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要做好基础性工作,努力营造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良好环境。
“较为丰富的乡村游资源一般集中在相对贫穷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先解决交通问题。”湘西州政协主席龙德忠称,发展乡村旅游还要加强对古村落的挖掘与保护。
省政协委员、怀化市政协副主席向建平建议,应引入民间资本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茶叶是我省近些年发展较为迅猛的产业之一。大家认为,尽管我省种植茶叶的规模在不断增大,也涌现出了一些较为知名的茶业品牌,但总体上茶业品牌化程度还不够高,建议建立高标准的茶叶生产基地,集中打造茶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加强行业市场监管。
加速发展“三新”服务业
◆湘声报记者 寻晓燕
第五组的常委们围绕“关于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主题进行了协商讨论。
“加速发展‘三新’服务业,即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包括移动互联网、创新设计、生态旅游、云计算、大数据等。”彭继球常委认为,湖南的服务业存在总量小、增速较低、服务型企业规模偏小等问题,应加快发展包括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同时注重发挥企业家的主体作用,培育壮大服务型企业。“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高度重视申请长沙经济自贸区的工作,支持将长沙的河东地区建成开放型经济走廊。”
“我认为金融服务业应作为湖南省的重点产业进行扶持。”雷震宇常委提出,应改变当前金融机构将绝大部分贷款投向房地产业的做法,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以及县域经济“空心化”等问题。
“我在省金融办挂职一年期间,专门就湖南省的金融发展课题进行过调研,发现只要发展环境成熟了,很多外地的金融机构都愿意来投资。”饶育蕾委员认为,不能关起门来拒绝风险,而是要把监管规划制定好,通过引进民间借贷和互联网金融投资,来增强市场发展活力。
“金融行业最大的短板,就在于资本市场没有充分发展,过于依赖银行贷款这种间接融资,直接从民间资本市场融资做得还不够。”施爱平常委建议,要围绕资本市场来发展金融服务业,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大力培育和引进金融领域人才。
“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要按市场规律走,也要打破区域概念,多申请全国牌照。”钟翰德常委认为。
“供给侧改革、转型创新发展的实质是发展方式的转变,最主要的任务是推动我省经济增长迈入中高速、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为此迫切需要工业化升级、信息化提速及智能化引领。”常委们建议,政府应提升发展的软环境,抓好政策措施的落实、落细、落地,要引导、鼓励企业在改革中寻求新商机,通过创新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低端供给,主动参与产业链条和分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