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湖南政协门户网站!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委员会 时间:2010-06-12 来源:

  开展信息工作,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是人民群众的愿望,是执政党和政府的需要,也是人民政协的优势。在实际生活中,一方面,中央一再要求知实情、讲真话,力戒虚假浮夸,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官僚主义严重、形式主义泛滥,许多真实情况反映不上来;一方面,许多领导干部为解决问题殚精竭虑、苦乏良策,另一方面,不少有识之士的真知灼见滞留于下层,散佚于民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人民政协在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方面拥有自己的优势:位置超脱,较少受到部门或地区利益的局限,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各种情况和问题;人才荟萃,具有各方面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渠道畅通,下通各界,上达中央,可以及时地将基层同高层决策部门相沟通。人民政协应发挥这些优势,加强信息工作,充分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把当前社会中带有普遍性、突出性的问题,及时、如实地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反映,这对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开展信息工作,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参加人民政协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人士,联系各自的群众,代表各自群众的利益,反映各自群众的要求。从这里,能够了解到其他渠道不易掌握的社会信息和情况,听到不易反映出来的呼声和要求,获取难以得到的建议和批评。把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作为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认真开展起来,有利于充分发挥委员作用,有利于更好地履行职能,使协商更加切实、监督更加有效、参政议政更加富有成果。同时,对于帮助执政党和政府全面地掌握实际情况,推进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政协信息工作,着重在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主要收集政协委员及其联系的各界人士对国家和地方大政方针的制订与实施的意见、建议,特别是有关经济建设的改革开放重要决策、部署出台前后的反应;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特别是普遍性的情绪变化,有识之士的警示性、批评性意见;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政情况的反映;重大突发事件、严重自然灾害的实情,特别是消除隐患,维护稳定的意见、建议;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中的重要情况,特别是保障政协委员正常履行职责的意见、建议。

 

  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工作大局,按照政协章程和履行职能的有关规定办事。

 

  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要办求真实。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对委员和各界人士反映问题、批评缺点上求全责备。报送信息的内容要符合信息提供者的原意。重要信息应认真核实,必要时可责人调查了解。注意保护信息提供者。

 

  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要讲求实效。做到收集快、整理快、报送快。对重大事件、重要情况要一事一报,急事急报,必要时应跟踪连续报。

 

  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主要方法是:

 

  1、广辟信息来源

 

  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充分发挥广大委员作用,是广辟政协信息来源的关键。每一位政协委员都要把与本界别的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反映群众愿望,维护群众利益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使命,积极响应人民政协的号召,每人每年至少提出一条有价值的建议,反映一条有价值的信息。

 

  运用各种形式,疏通各种渠道,是广辟信息来源的重要保证。要努力使政协的各项工作、各种活动都含有反映社情民意的意义。全体会议和常委会议期间的会务工作机构可设信息组,其他重要会议和委员视察、专题调查以及接待外国与台港澳地区友好人士来访时,可责人收集和反映信息。对委员提案、委员在各种会议、活动中的发言,以及各种工作报告中的有关内容都应及时组织工作人员整理成信息上报,并通过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信息的整体开发和综合利用。举办委员学习和干部培训时,可视需要配备信息联络员,了解和反应信息。适时召开有关委员和代表人士的小型座谈会,或派专人走访,还可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汇集信息。重视委员及人民群众的信访工作。印发委员反映社情民意专用信笺、设立委员接待室和热线电话、语音信箱等。

 

  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是广辟信息来源的重要条件。要同政协各参加单位、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保持密切联系,搞好信息服务。适时发布信息征集要目,不断提供有关信息资料、情况动态,帮助委员了解形势、掌握政策,经常邀请有关部门和同志介绍情况,扩大委员视野。要加强横向交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强政协各参加单位、各级政协和广大委员之间的信息沟通。

 

  2、建立健全信息网络

 

  要抓紧建立和健全反映社情民意的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信息工作人员,并在人民政协主要参加单位以及全国政协和地方政协机关申请特邀信息员。根据需要在基层政协建立若干信息联系点。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逐步配备现代化的办公设施,积极创造条件,在全国政协与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副省级市政协之间逐步实现微机联网,形成反应快捷、渠道畅通的政协信息网络。认真做好政协信息微机联网的规划,重视信息自动化技术手段的利用和开发,加强对网络的技术指导和维护、管理,保证网络准确、高效、安全地运作。

 

  3、做好信息处理工作

 

  登记。要建立健全信息的来稿登记、分类、存档等一套严格的工作程序,明确各工作程序的责任制。加强保密教育,制订相应的保密制度和措施,配备必要的保密设施。

 

  筛选、编辑。凡属中央需要了解的和需要中央了解的政协信息,力求不漏报、不误报。在对大量零散、孤立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过程中,要注意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和新鲜事物,提炼高质量、深层次的信息。必要时可从中选择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信息调研和问卷调查统计,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信息调研报告。

 

  报送。要根据信息的内容,采用不同形式报送。全国政协办公厅编辑的信息,有的直接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有的专报中央有关领导同志,有的直送中央有关部门,有的在报送中央的同时加送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和政协的领导同志。对于一些适于公开的信息,则通过《人民政协报》和其他报刊予以报道。

 

  反馈。及时统计信息征集情况,定期向委员和信息提供单位通报信息采用结果。对报送的信息有批复的,应转告信息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