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湖南政协门户网站!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骆伟:政协情怀融入20年履职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委员会 时间:2014-07-28 来源:湘声报社

 

   骆伟,1954年出生。曾任致公党湖南省委专职副主委、省政协副秘书长、省政协办公厅巡视员等职,现任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

  

  在提案督办过程中,平时温和有礼的骆伟并不好应付,遇到敷衍了事的答复会当面指出问题。在一个重点提案督办协商会上,某职能部门代表发言空洞,骆伟直言,承办单位不要用大而无当的汇报代替答复,而要针对意见建议表态。

  

  ◆文/本报记者 刘敏婕 实习生 陈琰妮  图/本报记者  曹劲风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在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提案委副主任骆伟心中,郑板桥的这首诗正形容了自己的政协情怀。

  

  儒雅是骆伟给人的第一感觉,彬彬有礼,清癯的脸上总带着微笑。在与骆伟共事及为邻多年的致公党湖南省委秘书长刘良廷眼中,他是“形象好、人品好、人缘好”的“三好先生”。

  

  通过民主党派而与政协结缘的骆伟,2008年从致公党湖南省委机关调任省政协副秘书长。转换了空间,变换了身份,但他眼中的工作本质并未改变。

  

  “为党派工作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为政协工作,反之也一样,两者是融合为一体的。”骆伟对湘声报记者说,“政协应该是民主党派发挥作用最重要的平台,随着协商民主的推进,党派将有更多发挥作用的空间。”

  

  吸纳优秀海归  

 

  “有一个朋友从国外回来,希望加入致公党,请您看看他的情况。”骆伟接过同事递过来的简历仔细看了看,笑着说“很不错”。像这种推荐他经常能碰到,也是他为致公党吸纳人才的途径之一。

  

  1997年,骆伟刚到致公党省委机关工作时,党员在“归侨及侨眷”的范围内发展。担任致公党湖南省委秘书长兼组织部部长的他认为过分强调身份不利于吸纳人才,提出应该将留学归国人员纳入发展范围,并得到了时任主委林子亮的支持。

  

  随着吸纳了许多优秀海归人才加入,致公党树立了在海归中的“品牌效应”。

  

  在湖南省民主党派大院里,骆伟仍被称呼为“骆主委”。他在担任致公党副主委期间,每年春节前都会自己掏钱请机关工作人员吃饭,至今老同事们回忆起来仍倍觉温暖。

  

  “他有内涵,又不张扬。”刘良廷说,不管面对多么尖锐或不合理的意见,骆伟都能坦然理性地面对,并且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担任省政协委员多年的王义高用“品德高尚”来形容骆伟,称他是自己参政议政的引路人。

  

  2000年6月,王义高刚从美国回来几个月,在经济领域小有名气,骆伟到他的单位,建议他加入致公党。他成为省政协委员之后,骆伟指导他如何选题调研、写提案。

  

  “每年两会前,他都会询问我提案内容,帮我分析党派调研报告如何转化为提案,我的一些有影响的提案都有他的心血。”王义高感慨地说。

    

  为“侨”“海”人员代言

 

  留学人员一直是骆伟关注的重点,从参与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建立,开辟留学人员来湘创业“绿色通道”,到建议政府在金融危机期间加大引进海外人才的力度,他坚持为“侨”、“海”人员建言,使得许多优秀海外人才扎根湖南。

  

  留学人员回国后,往往遇到驾照、医保、孩子教育、公司注册登记等问题,反映到人社部门后,一般是个案解决。2007年,骆伟和省人社厅负责人一起到广州参加留学归国人员交流会发现,广州有关留学人员的政策机制更有利于吸引人才,回来后便和王义高一起递交提案,建议湖南优化留学归国人员环境。“人社厅办理得十分认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骆伟说。

  

  为了帮助留学人员在湘创业,骆伟曾两次请到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罗豪才到长沙考察留学人员创业园。省委、省政府对创业园给予更多的重视,解决了留学创业人员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

  

  “罗主席去了之后,创业园里好多海归要求加入致公党。”骆伟笑着回忆。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案的提办经历,同样让骆伟深有成就感。

  

  2005年6月,骆伟到省木偶皮影艺术剧院调研,得知湖南的木偶皮影戏曾在全国较有影响,如今却难以生存。

  

  骆伟迅速组织致公党界别的政协委员和参政议政处同志成立课题组并开展调研,以致公党省委的名义形成《关于加快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建议》调研报告,并在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作大会发言。

  

  这一调研成果被10余家媒体争相报道,相关建议刊载在《全国政协信息》上,并在中共湖南省委举办的“迎接党代会、共谋新发展”献计献策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随后,湖南木偶戏、皮影戏、湘剧、花鼓戏等地方剧种被列为我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为委员履职添柴加劲  

 

  “骆伟是积极履职的委员典范,而且非常注重听取基层委员的心声。”省政协提案委主任王剑平如此评价。

  

  2013年,根据省政协常委联系省政协委员的制度要求,身为省政协常委的骆伟去郴州走访所联系的基层委员。省政协委员、桂东县副县长张丽娟提出,自己撰写的关于修复红星大桥的提案并未得到有效落实。

  

  红星大桥是桂东公路上的一座重要桥梁,如果没有这座桥,来往郴州市区就得绕道至少100公里。但是,“文革”期间修建的红星大桥已成一座危桥,往来的班车到了这里,乘客就得下来步行,空车通过。

  

  提案承办单位省交通厅给予了让委员满意的答复。红星大桥是桂东联系外界的咽喉,但桥梁却在株洲炎陵县境内。这一整修工程牵涉到两市,且修桥所需人力物力非同一般,所以修复进度不如人意。

  

  骆伟将自己所联系委员的意见迅速反映给省政协提案委。今年4月,省政协提案委专程到桂东县调研提案落实情况,表示将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加快工程进度,尽快完工通车。

  

  “我们要及时听取委员意见,为他们添根柴加把劲,进一步激发他们履职的积极性。”骆伟说。

  

  在提案督办过程中,平时温和有礼的骆伟并不好应付,遇到敷衍了事的答复会当面指出问题。

  

  不久前在一个重点提案督办协商会上,某职能部门代表发言空洞,把提案办理答复变成了部门工作汇报。骆伟在发言时直言,承办单位不要用大而无当的汇报代替答复,而要针对意见建议表态,多讲讲“能够办、还是不能办,特别是怎么办”。

  

  担任近20年政协委员的骆伟坦言,近年来政协委员发言和提案质量比以前有显著提升,为决策者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参考,“这一是得益于政协民主机制的完善,二是省委、省政府对于政协工作十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