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湘品出湘”,促进湖南湘莲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民革湖南省委
目前湖南省东、中、北部地区广泛种植湘莲,而种植面积和产量以湘潭为最,加工、销售主要集中在湘潭。湘潭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湘莲交易物流中心、全国最大的湘莲出口基地,湘莲产业已成为湘潭市重要的农业特色产业。但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湘莲的竞争优势不再。目前,湘莲与鄂莲、建莲等其他莲子相比,无论是在种植面积、总产量、技术水平、产业链延伸配套、深精加工水平、产品种类、知名度等,都已经处于落后状态,湘莲的历史优势和同行业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在种植品种上,由于没有统筹规划,品种布局表现为多、乱、杂等特征,加上没有设立良种繁育基地进行原种保护,目前品质优良的纯种寸三莲种植面积大大减少。加上湘莲种植需要的劳动工日多、时间长,再加上土地流转、肥料、犁田整地等费用逐年上涨,导至直接生产成本增加,造成湘莲种植的效益不高。
二是湘莲的产业基础仍然薄弱。目前湘莲加工大都停留在通过去壳、钻心、洗、磨加工成钻心莲、磨皮莲、开边湘莲、手工白莲等初加工阶段,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基本上属于食品生产原料,精、深加工有待进一步加强,产业链体系仍不完备。同时对于湘莲加工工艺、产品分级验定没有规范、科学、完善的标准。大量的散户采用家庭作坊式生产,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加工不规范,环境卫生条件较差,造成产品质量难以控制。
三是湘莲的传统市场面临挑战。目前湘莲产业无序竞争现象严重,部分经营户只图眼前利益,不顾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与外地大打价格牌,严重冲击了市场。加上一些企业的商标意识、品牌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湘莲”商标花大额人力财力争取回来并获得地理标志,但并未正确使用。湘莲产业的发展发展缓慢,文化价值有待提升,旅游价值有待开发,产业整体规偏小,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仍然有限。
四是产业政策支持不强、融资困难。湘莲种植户分布较散、规模较小、实力较弱,有效资产缺乏,无法提供有效资产进行抵押贷款,从而导致银行和融资机构对其不提供贷款支持。加上湘莲种植到研发及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是一件耗时长且见效慢的农业产业,因不能短期见到效益,又无高科技配套,湘莲深加工的产学研缺乏市场导向,政策资金难以偏斜,导致无法形成农产品一二三产业链,以获取更大产品价值。
为此,建议:
1、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构建产业发展体系。一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湘莲产业发展近期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湘莲产业发展目标,明确湘莲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二是建设湘莲特色小镇。将特色小镇、湘莲产业发展与发展板块经济相结合,做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建成一个具有较大规模、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特色小镇—湘莲小镇。三是设立花石湘莲产业园。力争将花石建成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以湘莲种植、湘莲精深加工、湘莲交易集散中心为特色的湘莲产业园,促进湘莲产业快速发展。
2、实施资源保护工程,推动产业科技创新。一是建立完善的繁育推广体系。支持加强湘莲原种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强省农科院在湘莲领域的研究。在保护寸三莲原种的基础上,加快科研创新,培育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全面开展品种繁育、标准化栽培、病虫害防治、新产品开发等技术研究,加快探索和建立湘莲种植风险防范体系。二是大力推广湘莲良种连片种植。发展规模化湘莲种植基地,引导湘莲种植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同时,以绿色消费需求为导向,全面推广绿色种植技术,扩大绿色食品湘莲种植基地规模。三是加快建立湘莲行业标准体系。明确湘莲验定分级标准,规范湘莲加工工艺,实行湘莲产品质量标准化管理,提升湘莲产业核心竞争能力。
3、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升产业经济效益。一是加快推进湘莲精深加工。充分利用湘莲营养丰富、药食同源特性,做好莲子、莲藕、莲叶、莲芯、莲花等的科研,开发科技含量高的湘莲系列食品和保健品,研发与之配套的加工技术设备,延伸产品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经济效益。二是实施湘莲品牌战略。支持湘莲行业协会对"湘莲"地标管理和经营,鼓励企业申请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将湘莲种植纳入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制定与颁布湘莲产业发展规范、标准与行业规定,强化商标、地理标志产品、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管理力度,逐步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商标;申请国家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增强湘莲产品市场竞争实力。三是创新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引导和支持湘莲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种展销、互联网经营、交易活动,构建联接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营销网络,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4、弘扬湘莲文化底蕴,发挥产业文化特色。一是加强湘莲宣传。通过各级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大力加强湘莲品牌主题的节会、莲展、莲灯、书画展、摄影展、诗会、文艺晚会、荷花仙子评选、工艺术品展销、游乐的宣传,提升湘莲知名度、美誉度。二是开发湘莲餐饮。集合餐饮协会,打造桌上莲香,通过餐桌文化,不管是旅游接待还是亲朋聚餐,让客人们体会舌尖上的湘莲。三是加强文化包装。促进湘莲文化与湘莲产业的融合,全力打造湘莲品牌,建设湘莲文化展示中心,深入挖掘湘莲文化,建设具有鲜明个性和特色的莲文化建筑,营造莲的景点,形成莲文化产业,加强以湘莲为主题的文艺创作,合力打造湘莲品牌。四是以莲引商,以莲会友,以莲聚财,以莲兴市。同时加强企业文化的构建突出“莲文化”精髓,形成“莲文化”特色,共同打造出强有力的“湘莲”牌,利用莲文化与佛、道、儒文化的关系,拓宽销售渠道,开辟东南亚等佛教国际市场。
5、加大资金人才投入,促推产业快速发展。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省财政每年安排湘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科研、人才引进和奖励、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湘莲种植保险补贴、重点项目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品牌建设与市场建设;二是促进信贷资金投入。积极创造条件,推动银企合作。加大信贷支持湘莲产业的力度,促进信贷资金投向湘莲产业。健全金融生态环境,稳定金融投入。进一步加大对湘莲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通过信用担保、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方式,引导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支持;三是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组织高校与地方及企业进行联合办学,针对湘莲种植、加工、销售、管理,特别是产品研发和深加工等方面出台相关人才培养计划,并对现有湘莲种植户和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在职培训,从而解决湘莲种植、生产、销售全过程的人才需求问题,为该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