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湖南政协门户网站!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关于大湘南干旱区大力发展花生产业的建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委员会 时间:2014-01-29 来源:提案委员会

  农工党湖南省委 

    

  花生是一种抗旱耐瘠、高产高效的大宗旱地油料与经济作物、食品加工与榨油产业的重要原料。振兴湖南花生产业对于保障国家油料安全、巩固油料生产第一省地位(油菜、油茶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发展抗旱高效农业、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符合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农业的战略要求。 

  第一,发展花生产业可以弥补我国食用植物油严重不足的短板。在粮食、肉类、蔬菜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情况下,食用植物油料却成为我国食物安全的最大短板,自给率不足30%,而且质量堪忧,大量进口转基因大豆、菜籽及油脂使民众饮食不安。花生是富含植物油(51%)、蛋白(26%)的优质营养源和非转基因保健食品,油料优势明显:亩产量、亩效益、含油量、亩产油量均居大宗油料之首,对提高我国油料自给率贡献最大,目前以34%的油料面积生产了全国48%的油料总产,单位面积产油量比油菜、大豆高出50%170%,比油茶高9倍,为国家油料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以全国第8位的作物面积产出第6位的总产值,对农民增收贡献大。国家农业部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花生在促进我国油料作物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 

  第二,湖南花生需求旺盛,供不应求。花生为湖南第6大作物,2011178万亩,居豆类作物之首,在油料、经济作物中仅次于油菜、棉花;亩产值仅低于棉花、烟草,粮油作物中最高,比玉米高500元左右;净收入则高于棉花,不逊烟草。但是,全省人均花生果不足全国平均的50%。湖南的红土小籽花生素以色泽黄亮、壳薄仁壮、浓香酥脆著称,但历来零星种植,小作坊经营,产业化程度低。近年来,亚林、喜翔来、嗑得响、盐津铺子、义华等炒货品牌企业,金健、金浩、道道全、油中王、盘中餐等粮油龙头企业,元元、国龙等花生奶企业的加工花生需求量大增,然而专用原料供不应求,需大量调入。 

  第三,大湘南地区(邵衡永郴)系“干旱走廊”,而花生抗旱耐瘠能力超强,是旱灾时保收率最高的作物,发展潜力大,是留守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2011年大湘南地区花生面积和总产占全省48%52%,单产高10%,为我省花生集中产区。多数农户一年种植花生23亩,总产值2772876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42%2009-2012年湘南5县花生良种良法配套高产示范平均亩产391kg、亩产值2986元,在2013年极度高温干旱条件下仍获得平均亩产271kg,产值2162元的好收成,而其他作物深受旱害。大湘南花生扩面潜力超过300万亩,一是在现有旱地推行合理轮作、间套多熟制,当地300万亩玉米的一部分与花生轮作、间种,实行用地、养地作物相结合,面积不难突破100万亩;二是春夏雨水丰沛而易于秋旱的早稻田,可与秋花生水旱轮作,不宜种稻的缺水田则发展玉米、花生轮作或间种,预计扩面20万亩以上;三是湘南1200万亩(占全省60%)油茶,幼龄稀疏林居多,若以10%间作花生,可扩种120万亩;四是湘南300万亩宜垦旱土资源可垦复种植花生100万亩。因此,对于旱灾频繁、旱土比重大、经济欠发达的大湘南地区,可把花生作为“抗旱高效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优先发展。 

  第四,花生科技支撑有力。湖南花生研究已历60余年,成果丰硕,一是育成“湘花”、“宝花”系列良种品种19个,2个品种通过国家级鉴定,尤其湘花2008为长江流域高产冠军,含油量高达55%,居全国领先地位,湘黑小果、彩色珍珠为我国首个小籽黑花生、彩衣品种,许多小籽良种为地方名产,久种不衰,新千年以来培育出一批专用型优质高产良种,更便于加工、消费对接;二是改革了传统落后的栽培方式,集成了避灾、精准、绿色、机械、多熟等新技术。目前拥有亩产荚果450公斤、亩产油170公斤、亩产值3500元的花生高新技术。 

  湖南花生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长为不可小觑的主要农作物。但是,长期以来我省花生产业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除了2008年以来农业部在湖南设立花生综合试验站、高产创建项目外,地方政府的政策性投入近乎空白,花生产业处于放任自流的“无政府”状态,以致科技潜力远未得到发挥,产业化程度很低,其增长全赖于饥饿的市场需求和科技工作者、技术推广部门的奋力支撑。 

  因此,建议重新审视花生的地位、作用、优势和潜力,加强对花生产业的组织领导,给予基本政策保障,把花生作为大湘南“抗旱高效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催生“花生经济圈”,使之成为旱地农民增收、油料增产的新抓手! 

  第一,将花生产业列入省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第二,实施“花生抗旱高效富民工程”,列入省长为留守农民办实事工程; 

  第三,实施产业化战略,成立由主管农业副省长领衔的花生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省政府建立部门联动扶持机制,建立花生产业发展办公室和花生产业协会,设立省级花生产业化引导资金,在大湘南建立大区域集中连片开发的花生加工原料基地,扶植培植花生加工企业,如江永县义华花生制品有限公司; 

  第四,实施科技先导战略,省农业厅启动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省科技厅组建湖南省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将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纳入重大科技计划; 

  第五,实施良种工程,建立省级种子繁育基地,全力争取进入国家花生良种补贴行列; 

  第六,创建花生机械化种植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