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湖南政协门户网站!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3年400份提案,湖南省政协委员的教育情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委员会 时间:2015-09-15 来源:湘声网

  登陆省政协提案系统,输入“教育”检索,结果显示:自2013年以来,十一届省政协有近400件与教育相关的提案,几乎涵盖了教育工作的各个层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民办教育到职业教育,从素质教育到教育公平,教育一直是全省各级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一份份提案、一项项调研、一场场协商,都倾注着委员们关爱教育的拳拳心意。

    为改善教师待遇发声 

  “关注老少边穷地区教师待遇”“关注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完善农村教师社会保障制度”……委员们持续为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积极发声。

  2015年,省政协教育界委员提交了两份集体提案,其中一份是关于“加强我省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保障待遇建设”。

  一直为民办教育奔走呼吁的省政协委员陈登斌表示,湖南15所民办高校现有教职工8500多人,但由于民办高校教师未享受公办高校人事编制待遇,学校给教师缴纳的“五险一金”总体偏低,导致退休后工资待遇要比同职称的公办高校教师少三分之一。因此,民办高校教师动力不足、流失严重,严重制约了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应与公办高校教师享受同等社会地位,退休后也应享受同等待遇。”陈登斌说。

  独立学院教师则是省政协委员刘巨钦的关注对象,“湖南共有独立学院15所,其专任教师约占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8%。”

  刘巨钦在提案中反映,独立学院在职称评审、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缺乏统一政策保障和规范管理,省教育厅、科技厅等对独立学院教师申报科研项目基本不予审批,导致独立学院教师普遍存在职称长时间上不去等难题。

  “职称目前是湖南省高校青年教师最为关心和最难解决的问题,由于名额紧缺,诸多拥有较强能力的青年教师和博士不得不面对一年又一年等待名额的命运,影响了其教学和科研热情。”2014年,省政协委员欧阳资生关于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提案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积极回应。

  由于各高校和政协委员的持续呼吁,2014年底,省人社厅和省教育厅公布《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审工作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决定逐步将教授、副教授、高级实验师、讲师、实验师职称评审权下放给高等学校。

  根据该方案,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等7所高校获教授职称评审权,湘南学院、湖南科技学院等33所高校被授予副教授、高级实验师职称评审权。

    关注农村教育发展 

  如何让农村孩子得到优质教育,实现教育公平,每年都是委员们关注的重中之重。

  5月28日,省政协在省教育厅召开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就《关于稳定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议》和《关于改善我省农村地区教学点办学条件的建议》两件集体提案进行现场集中督办。

  针对当下农村优秀教师资源流失的现象,民盟省委今年初递交了《关于稳定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议》,提出了鼓励师资城乡双向流动、试行教师“提前离岗制”、加大对农村教师补偿力度等9条建议。

  “在我省的边远农村,特别是山区,设置了一些以低年级学生为主,采用复式教学方式的教学点。”省政协委员李平非常关注农村教育,她在调研中发现,农村教学点与完小和中学相比,无论是学校环境、教学条件还是师资力量等都相距甚远。为此,教育界省政协委员今年联名提交提案,呼吁改善农村地区教学点办学条件。

  针对两件提案提出的问题,省教育厅表示,目前已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政策文件的征求意见稿,并将根据委员建议再选择一些县市区先行先试,鼓励校长和教师在城乡之间、学校之间轮岗交流。

    深入开展教育课题调研 

  多年来,教育一直是省政协调研的重头戏之一,调研报告递交给省委、省政府后,转化成了助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系列政策和举措。

  2013年5月至9月,省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到长沙、株洲和益阳等地开展调研,形成了《关于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途径的调研报告》,提出了科学调整宏观教育结构、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等5条建议。

  调研报告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副省长李友志作出批示,在随后出台的有关文件中,调研报告提出的建议全部被采纳。

  2014年5月,根据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的要求,省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通过深入调研,就如何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报告中的一些数据和建议,全国政协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交的建议中予以采用。

  此外,2013年,省政协将“我省高校产学研结合情况”作为重点调研课题,调研组广泛深入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调研,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调研报告。

  省委书记徐守盛对报告作出批示,强调要把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作为湖南创新发展的重头戏着力推进”,省教育厅、科技厅、知识产权局积极采纳了相关建议。

    面对面协商难点问题 

  除了通过提案、调研报告为教育发展献策,委员们还通过省政协的各种协商平台,面对面向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建言。

  2015年3月28日,省政协召开双周协商会,就“我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和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协商议政。

  省政协委员向志强反映,一部分特岗教师应聘后要么不到岗,要么中途离岗,只把特岗作为回城跳板。建议加强对特岗教师的人文关怀,将贫困地区特岗教师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由省财政按时足额发放。

  2014年7月,在省政协召开的“教育经费的投入和使用情况”专题协商会上,文铁良委员建议设立教育经费专户,由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统筹安排,按时拨付,财政部门全程监督。

  省政协主席陈求发要求“把钱筹好、把钱用好、把钱管好”“严格坚持依法理财,防止‘跑冒滴漏’‘短斤少两’‘偷工减料’等现象发生,确保教育资金使用规范安全、便捷高效。”

  根据副省长李友志在协商会上提出的要求,各相关部门针对中小学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在全省各地的落实情况开展了联合督查,并依据督查情况实行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