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专题 > 政协湖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 委员提案

尊重语言多样性,加强保护和利用湖南语言和方言资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委员会     时间:[2016-01-27]    来源:

  尊重语言多样性,加强保护和利用湖南语言和方言资源

  彭泽润

  湖南境内有湘语、赣语、西南官话等多种方言,还有侗语、苗语、土家语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语言资源相当丰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代表一种文化,语言多样性是文化多样性的有利保证。随着时代的发展,共同语言的走向统一是不可避免的规律,这意味着其他许多语言会被同化或者消亡,语言的多样性受到挑战。因此,对现有的语言资源进行保护,十分有必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汉语,会说本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越来越少,这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虽然对于湖南境内各类语言的使用状况缺乏详细的统计数据,但是我们调研了怀化的新晃侗族自治县、常德的澧县和衡阳衡山的情况。在新晃,侗族占全县人口的大约80%,但是很多少数民族已经不会说民族语言侗语。在澧县和衡山很多青少年,不知道自己长辈熟悉的方言童谣和故事,对很多方言词语感到陌生,甚至完全不知道。汉语方言本身也在发生快速变化,一个长期在外地说津市话出去的军官,几十年以后回到家乡,发现自己说的已经不是津市话,而是澧县话。这说明越是社会发展速度快,方言演变的速度越快。也就是说津市和澧县的方言本来一致,但是津市社会发展速度比澧县快,所以澧县能够更好地保持原来的方言。这个故事给我们保护方言资源增强了紧迫感。

  针对湖南语言和方言资源的现状,我们提出以下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1.重视对语言和方言资源保护和利用

  我们现在已经在重视和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很多都是建立在民族语言和方言的基础上的,特别是地方戏曲。但是方言还没有列入非遗范围,这对非遗的保护是一个很多的不足。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对语言和方言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2.对语言和方言资源进行抢救性保护

  在澧县调查发现,澧县县城周边乡镇的声调存在一个特别高的用假声发音的声调,这个声调比其他声调高很多,好像分别在两层楼。而县城的假声声调已经消失,所有声调都在同一层楼。我们通过数码录制音频,再用软件分析,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是否存在假声发音的声调。我们建议应该把传统语言研究和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对语言资源进行抢救性的系统典藏,把活生生的语言面貌保存了下来,再慢慢研究和利用。

  3.湖南科研规划部门提供专项经费支持

  系统的语言和方言调查和典藏,需要专业技术,深入田野进行。还需要足够的时间,不能走马观花,发放问卷就可以完成。要对数以万计的语音、词汇、语法项目细致询问和做专业性的记录。例如,语音的记录必须在录制发音音像的同时,全部用国际音标转写出来。因此,设备的采购、调查人的食宿、被调查人的劳务报酬、典藏成果的技术保存和出版等等,需要足够的经费。建议省政府提供专项调研经费,并且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学者对语言资源进行保护。

  4.基层政府积极支持语言和方言保护调研

  语言和方言的调查和多媒体典藏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需要安静的环境、合格的发音人,对被调查的当地人会占用大量的时间,需要得到耐性的考验。在湖南民间,已经有汪涵方言调查“响应”计划启动,但是民间资金的资助,如果没有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语言调查和保护工作往往困难重重。以澧县方言调查为例,我们团队内部寻找符合条件的青年发音人,会以各种理由拒绝,在向政府部门求助后,由政府出面很容易找到了。我们建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在宣传部的安排下,积极配合,把它当做当地自己文化保护的事情,提供有利的帮助。

  5.各级政府部门支持地方语言和方言资源的利用

  本地的文化人往往有兴趣、有时间、有资源来关注和研究本地语言,是语言保护不可忽视的力量。我们建议文化部门应该重视研究语言的民间团体,提供办公场所,支持相关成果的编辑出版。

  澧县城关中学副校长严清舫2015年3月以来在《常德日报》开辟“咀嚼澧州方言”专栏,发表了系列文章,例如在澧县,女儿叫做“丫头”是贱养文化的体现,妻子叫做“姑娘家”降低了辈份,是女性地位低下的表现。这种对方言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值得提倡和鼓励。

  湖南经视“越策越开心”栏目的“方言听写大会”,在开发利用方言文化方面,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我们应该进一步支持媒体开辟新相关节目,例如面向青少年的“方言歌谣听写大会”等等。

主办:政协湖南省委员会   承办:新闻信息中心

新闻信息中心电话:0731-84892011   传真:0731-82244360   E-mail:hnzxadmin@163.com   备案序号:湘ICP备1301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