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开展“CPR心肺复苏术”等应急技能普及培训的建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委员会 时间:[2016-01-26] 来源:
关于全面开展“CPR心肺复苏术”等应急技能普及培训的建议
覃仕斌
CPR(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俗称“心肺复苏术”,指专业或非专业人员在不依赖任何设备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在4—6分钟黄金抢救时间内实施支持循环和呼吸、维持患者脑、心及其他组织供氧,以维持生命的一系列技术。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亚健康日益严重,校园猝死事件不断增加,普及CPR对挽救患者生命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相较发达国家和其他国际旅游城市,我国的CPR教育严重落后。比较德国80%、法国40%、美国30%、英国25%,国内1%左右的普及率,现状令人忧虑。其次,相较发达国家60%左右CPR的成功率,我国的成功率较低。在我国即使是一线的非急救专业的医护人员中,能正确掌握最新CPR操作流程实施急救的人员比例仅三成强。为此建议:
一、把开展以CPR等急救技能培训纳入 “十三五”全民健康教育计划,全面开展应急救护技能培训,使从业人员的素质提质升级。
二、组织培训进社区。依托社区街道,采取志愿服务的方式挨家挨户发放学习资料,组织居民定期学习、复习CPR常识和实践培训。
三、急救技能进课堂。从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生抓起,提高全民急救意识,将CPR培训纳学校课程及综合素质考核范围,定期组织学生学习、实践、演习。
四、将CPR急救护技能学习纳入各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培训课程,部分特殊岗位和高危职业,要求必须持有急救员证,持证上岗。
五、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如移动电视、手机软件、公交站点等公共显示屏播放CPR指南视频。增加CPR公益广告的投播,增强全民急救意识。
六、配备急救设备。在市城区、景区人口聚集的公共场所,依据一定范围或人口流量配备基本急救设备,如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等,并明确标注设备存放地点和简要使用说明。可将AED与消防器材箱或公用电话亭毗邻安置,并安贴醒目指示标记,以便紧急情况下方便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