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专题 > 政协湖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 委员提案

关于撤镇并村后全面实行村干部“专职化”的提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委员会     时间:[2016-01-26]    来源:

关于撤镇并村后全面实行村干部专职化提案

李机旻

在我国现行干部序列中,村干部的角色和地位十分特殊,既是农村工作的一把手、村级各项事务的领导者,又是没有国家编制和行政级别的编外干部。他们的工作十分辛苦,待遇报酬却相对较低,不但和公务员没法比,即使和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也不可比,这就造成近年来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呈下滑趋势,岗位吸引力大幅减弱,严重影响了村级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工资待遇偏低。村干部经年累月地忙于村级事务,付出与回报却不成正比。据了解,各地给予村干部的财政补助工资标准普遍偏低。以永兴县为例,村干部中的村支书财政补助工资虽经逐年提升,现也仅为1010/月。微薄的收入不仅难以养家糊口,也难以形成岗位吸引力,无法保证村干部把全部精力放在工作上。

二是工作压力大。随着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的实施和农村改革的深化,农村工作日趋细化,工作要求和标准越来越高,村支两委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村支两委承担着包括经济发展、乡村建设、农村党建、社会综治、精神文明、安全生产、计划生育、农村养老、合作医疗、民政低保、农林水牧等10余个大项三、四十个细项工作任务,且检查多、调研多、评比多、观摩多、验收多、考核多,任务十分繁重。

三是个人出路窄。作为农民身份的村干部,几乎没有个人出路。虽然一些地方也出台了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考录公务员,以及进入乡镇党委班子等举措,但受一些因素的制约,此举涉及面较窄,解决的名额少之又少,对于整体提升村干部岗位吸引力、提振在职村党组织书记敬业精神效用有限。如永兴县也只是在2008年、2009年分别从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中公开招考了2名公务员。

四是退后保障不力。村干部退后有所养问题一直没有明确政策,造成离退村干部普遍存在待遇不公感。即:村干部一生忙于村级事业,付出较多,正常情况下,其所做贡献要远大于农村一般党员;而现实问题是两者60岁以后能够享受的待遇却相差不大,对此老村干部在心里上、舆论上都承受了较大压力

村级组织是党委、政府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村干部是引领发展的领头雁、维护稳定的顶梁柱,而当前村干部这种半工半农的工作现状根本无法适应日益精细化、复杂化的农村工作需要,全面实行村干部专职化迫在眉睫。

建议:

建议采取四化措施,统一实施村干部队伍专职化建设。

一是报酬工薪化。实行村干部工作报酬结构改革,建立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的村干部工资体系,工资标准参照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确定。基本工资根据当地劳动力收入水平,以县为单位按照一定比例统一确定;岗位工资根据所在村的人口数、生活环境、社会复杂情况和工作任务量等基础情况核定,每年或每届动态调整一次。工资来源采取中、省、市财政补助+县财政预算安排+乡镇自筹+村集体收入列支的方式解决。

二是选任多样化。一方面,扩大村干部选任视野,按照村内优先选、村内没有在邻村选、邻村没有在乡内选的思路,把农村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优秀人员选配到村干部岗位上。另一方面,扩大选派干部到村任职覆盖面,对一些确实缺少优秀人才、没有适合人选的村,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优秀干部到村任职。也可结合乡镇合并,将富余工作人员安排到村任职。

三是岗位专职化。在报酬工薪化的基础上,实行村干部8小时坐班制,每周5天工作时间,使村的工作由副业干部变为主业,保障其把更多的时间和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农村工作之中。同时,畅通村干部进出口,实行在岗享受、离岗退出的动态调整机制,激励村干部时刻保持危机意识、争先意识。

四是管理科学化。完善村干部年度考核办法,以乡镇党委为主、县级组织部门为辅强化村干部业绩考核,注重考核实绩。考核结果与工资报酬挂钩,与岗位调整挂钩,与优秀村干部考录公务员和进入乡镇党委班子挂钩。落实退后有所养政策,适当拉大离退村干部与其他人员的待遇差距,增强其荣誉感、自我价值感,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主办:政协湖南省委员会   承办:新闻信息中心

新闻信息中心电话:0731-84892011   传真:0731-82244360   E-mail:hnzxadmin@163.com   备案序号:湘ICP备1301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