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专题 > 政协湖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 委员提案

孙易兵委员代表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的发言
孙易兵委员代表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的发言
——让每一个湖南人都有幸福晚年
2015年7月,有一则新闻报道,钱理群夫妇将要去养老院养老,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舆论极大关注。作为北大资深教授、极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将在养老院度过晚年,确实令人唏嘘不已。这一事件,极大地冲击着中华民族的传统养老观念,内地的许多人不禁会想:不久的将来,我也会进养老院吗?我有这个勇气吗?养老院的养老还能活出价值和尊严吗?
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一个涉及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社会问题。2014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38亿人,占全国比重101%,首次突破10%。2014年我国人均GDP仅为7485美元,尚不足一万美元,未富先老,整个社会体系并未做好迎接人口老龄化的准备。湖南省的情况更加突出,截至2014年底,全省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1262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的1672%;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424万人,占1102%;80岁以上高龄老人13912万人,纯空巢老人3349万人,失能半失能老人2177万人。湖南各项数据的占比均高于全国水平,增速均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那么,湖南养老的现状又如何呢?非常荣幸的是,2015年我成为了湖南省政协委派省民政厅民主监督小组的成员,能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湖南的民生,了解到湖南养老的现状。在民主监督过程中,我走访了一些社会养老机构,走近了社会养老群体,我看到不少老人眼神中流露出的是孤独和忧伤,很难感觉到那种“颐养天年”的幸福和满足。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中风”的老人,静静地躺在床上,没人照看,眼神呆滞,我们跟他打招呼,他很激动,可是他无法用言语来清晰表达,我只见他的眼角泛着泪花……那一刻,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或许他们想找个亲近的人说说话,或许他们想趁着阳光四处走走,可是家人却不在身边。这是我亲眼目睹湖南社会养老的片段和缩影,这些画面时常在我的脑海中闪现。
基于当前人口结构现状,机构养老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就湖南目前来说,直面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大力培育现代养老文化。我认为有品质、有光泽、有活力的现代养老文化,应该注重传统与现代的链接,个体与社会的融合,政府与市场的协同,物质与精神的贯通。
第一,注重传统与现代的链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家赡养老人大部分时候是唯一的养老形式。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和香港地区养老服务的发展,更多的也是鼓励和提倡老年人在自己家里安享晚年。培育现代养老文化,应该尊重传统文化,鼓励老年人居家养老,享受天伦之乐。去年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人节”;同时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但“重阳节”却一直没有纳入法定节假日,“老人节”都无法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就成了一纸空文。建议加大呼吁力度,争取将“老人节”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并为家庭养老提供更多的政策扶持和帮助。
第二,注重个体与社会的融合。从养老服务业的成功经验来看,以家庭为核心,以乡村邻里为依托,靠专业化的社区服务为老人免除后顾之忧的养老形式,是解决养老问题非常可行的途径。但推广社区养老模式,在我国还面临着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力量十分薄弱的问题。为此建议:一是制定出台湖南《社区养老服务业发展指导意见》,安排专项资金选择一批合适的社区开展试点,及时总结经验,逐步在全省推广;二是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和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提升养老服务社会组织的专业化水平,推动落实好财政税收扶持政策,建立养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公开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项目,确保购买程序公正透明。三是借鉴香港、澳门等志愿服务发达地区经验,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区志愿服务模式,组织志愿者们为愿意在家养老的独居老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交文化需求上的照料,志愿者提供服务的累计时间,将换取年老后享受他人为自己服务的时间。
第三,注重政府与市场的协同。目前,湖南现代养老服务业发展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政府主导的供养型福利养老,市场的主体作用远未得到发挥。这就需要政府既结合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要求,不断提高公共财政投入和新农保标准,为城乡“三无”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最基本养老服务的“兜底”职能;同时又需要政府通过积极探索“以房养老”、“以地养老”等养老模式,切实发挥好市场的主体作用。建议省委省政府在实施“十三五”规划时,着力打造湖南现代养老服务产业链,完善财政、金融、土地、税收等政策支持,通过设立养老产业基金,建设养老服务产业园区,支持健康养老、休闲养老、旅游养老等重点领域发展,推进“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科技手段与养老的结合,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
第四,注重物质与精神的贯通。目前,湖南社会养老服务业发展正面临着养护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现有养护人员大多未经培训,普遍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和心理知识,对老年人很少有心灵上的关怀,养老院成了老人“心灵的荒岛”。在现代养老文化中,不但要求老有所依,还要力求老有所乐。一是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电台等媒体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和支持现代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浓厚氛围,让敬老变成一种传统习惯,让养老变成一种社会责任。二是要尊重老人意愿,发掘和利用闲置的老年资源,帮助老人找到社会价值,建议相关部门牵头为身体健康的老人搭建和开发更多的新平台,比如强化各种基层老年机构的功能,加快老年人才信息库的建设,组织老年人参与纠纷调解、农业科技、文教卫体等社会活动,让老人们享受老有所为之喜。三是要建立现代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在全省大中专院校中开设养老服务与护理专业,加大养护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养护人才职级、薪资成长体系,缓解养老服务人才“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今天关注养老,就是关心自己的父母,就是关心自己的明天。我期待着有一天,每一个湖南人都能优雅的老去,都能好好地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社会的关爱、文明的进步,欢快地度过幸福的晚年。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
香港恒德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派无
界别对外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