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专题 > 政协湖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 大会发言

周海林委员的发言——拥抱大数据时代加快建设智慧湖南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委员会     时间:[2016-01-26]    来源:

  周海林委员的发言——拥抱大数据时代加快建设智慧湖南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建设“数字湖南”的目标,并在电子政务、数字城管、智能交通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十三五”期间,顺应大数据发展趋势,在“数字湖南”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智慧湖南”,不断深化信息技术在全省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大力推广智慧应用体系,扶持智慧产业发展,将是推动政府公务更加高效、社会管理更加科学、居民生活更加便利、经济发展更具活力的有力保障。当前,加强智慧湖南建设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智慧城市认识不足,建设水平相对滞后。智慧城市建设无现成经验可借鉴,多数人对此了解不足,抱着等待观望思想。有的简单地将部门应用打上“智慧”标签,忽视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结合,服务水平与公众需求存在差距。2014年,全国有230多个城市已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其中地级市以上城市超过60%。我省此项工作还缺少相应的发展规划和解决方案,支撑应用需求的云计算中心、数据中心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2政务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孤岛现象突出。自动化办公系统还没有得到全面的推广普及。由于缺乏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和整体规划,各部门在数据采集和系统建设中各自为政,分头采集所需数据,重复建设电子硬件基础设施,造成了财政资金的浪费和硬件设备负载的闲置,部门系统之间互联互通度低,缺乏信息共享,形成了信息孤岛,难以实现业务协同对接。

  3便民智能设备较少,市民应用程度偏低。网上办理途径不通畅,自助办理设备智能化程度有限,为群众办事的效率有待提升。用于便利民生的自动终端设备仍然偏少,且功能相对单一。重硬件、轻软件现象突出,适合百姓需求的移动终端应用软件开发较少,难以满足民众生活需要。

  4与区域产业结合度偏低,投入与产出比不高。各地在信息硬件建设上仍以政府投入为主,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电子政务和城市管理等领域,与本地区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结合度不高,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的比例偏低,通过大数据应用促进形成新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效应还不明显。

  为积极顺应大数据时代,全面推进大数据发展应用,加快“智慧湖南”建设,建议:

  一、规划引领,建设全面提质的智慧城市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提升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市民对智慧城市建设的了解和认识,并确定主管部门和牵头机构,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协调推动机制,提升我省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力度。二是加强顶层设计。结合“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实施,加强全局的战略规划,从各市州发展实际出发,研究制定全面、系统的湖南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和解决方案。加强与其他规划的衔接,做好统筹城乡发展布局。三是坚持务实推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推进体系,突出为民、便民、惠民,推动创新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使公众分享智慧城市建设成果。适时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争取国家相关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二、提升效率,建立系统高效的智慧政务

  一是全面推广自动化办公系统。在全省各级各系统中推广统一的集成自动化办公系统,充分利用办公系统开展公文传送、文件批阅、业务交流、移动办公等公务活动,形成自上至下的自动办公体系。二是大力整合电子政务平台。深度整合并高效利用硬件设备资源,建立全省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统一建设和管理覆盖各类基础数据库的大数据和云计算中心,建立一批部门间联动的政务信息、商务信息、地理信息、公民信息等跨部门信息应用和共享平台,实现各类政务流程的优化和聚合。三是打造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公共管理服务体系。依托信息平台,应用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建立健全治安防控、交通管理、城乡公共安全保障、市场监管信息服务、征信信息等于一体的精细化社会管理体系,提高社会管理工作的精确度、敏捷度和高效性。

  三、贴近群众,发展方便快捷的智慧民生

  一是推动构建普惠化公共服务体系。重点加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医院、远程医疗,建立覆盖城乡各类卫生医疗机构的信息化网络体系,普及应用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推进社会保障卡、金融IC卡、居民健康卡、交通卡等公共服务卡的应用集成;加强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数字博物馆等公益设施建设。二是推进智能终端更加贴近群众生活。全面推进面向市民生活、交通、通讯、证照办理等公共服务智慧应用系统建设,在社区配置集信息查询、业务办理、生活缴费、金融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化终端设备。推广智慧家庭,鼓励将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和资源接入家庭,提升家庭信息化服务水平。三是深化重点领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政府部门将企业信用、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综合交通、公用设施、环境质量等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积极开发民生服务智慧应用,支持社会力量应用信息资源,结合实际发展便民、惠民、实用的新型信息服务。

  四、发挥地域优势,打造特色鲜明的智慧产业

  一是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积极支持云计算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融合发展,发展以信息加工和创新为主的数据挖掘、商业分析等新型服务业。利用我省在超级计算机领域的软硬件基础,大力发展大数据采集、云计算和全球呼叫中心服务,将湖南打造成为具有战略地位的国家中南部大数据聚集区和国家云计算产业的新高地。二是加快传统产业信息化升级。引导我省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公共云计算服务资源,加强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开发与利用,提升企业科技研发、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售后服务、市场分析、风险防控等方面的水平,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发展湖南特色智慧产业。切实把培育智慧产业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立足点,大力推动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各类新兴智慧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制造及应用,重点推进智能制造、智慧旅游和智慧农业等产业加快发展。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

  郴州市政协副主席党派民建

  郴州市工商联主席界别经济

主办:政协湖南省委员会   承办:新闻信息中心

新闻信息中心电话:0731-84892011   传真:0731-82244360   E-mail:hnzxadmin@163.com   备案序号:湘ICP备1301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