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专题 > 政协湖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 大会发言

北冰委员的发言——打通“双创”瓶颈打造我省经济发展新引擎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委员会     时间:[2016-01-20]    来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于今可谓声势日隆。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双创”因经济新常态下催生经济增长新动力之需被寄予厚望。从国际普遍规律以及中国自身发展的特点考虑,今后我省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必须在“双创”以及改革等方面狠下功夫。

  经济保持合理增速的逻辑链条也许不难把握,困难在于如何将良好的初衷落到实处。需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双创”目前更多是概念的升温和普及,从支撑实体经济的角度看,还远未形成可资依赖的内生增长新动力。而在当前的现实环境中,不利于创业、创新的观念、体制机制障碍等也不鲜见。激情不能代替冷静的分析、研判,认真审视现实环境之于“双创”的助力或掣肘,自然有助于我们在具体实践中对症施策,趋利避害,达到目标。为此,我提出以下看法与建议。

  一、深刻认识我省“双创”工作的三个重要背景

  (一)“双创”将是实现我省“十三五”城乡就业目标的重要支撑

  受经济下行的影响,“十三五”期间,我省新增失业人口将持续增长,如应对不当,城镇登记失业率将突破4.5%。目前全省每年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超过60万,每年大学毕业生超过30万,就业形势将极为严峻,就业压力之大前所未有。“十三五”期间我省新增城镇就业的预期数是320万以上,我认为,在未来5年内必须创造超过400万个就业机会才能实现充分就业。

  “双创”为广大就业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为改革开放成果惠及更多的群体创造了条件。根据全球创业观察研究表明,每增加一个机会型创业者,当年带动的就业数量平均为2.77人,未来5年带动的就业数量为5.99人。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每新增一个个体工商户,能带动3人左右就业;每增加一家私营企业,能带动大约8人就业。

  (二)“双创”将是我省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动力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各项改革任务、制度建设要向这个目标聚焦,向构建发展新体制聚焦。要扭住关键,精准发力,毫无疑问要来自于创业和创新。创业的人越多,创新的企业越多,经济活力才会越强,经济的细胞才会越健康,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步伐才会加快。

  我省还有596万贫困人口,解决好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是全省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各地实践表明,加强农民创业创新服务工作,有利于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吸引各种资源要素和人气向农村聚集,对筑牢新农村和小城镇产业支撑,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有着重要意义。所以,要通过在贫困地区积极推进“双创”工作,加快我省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为我省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动力。

  (三)“双创”将是我省“互联网+”战略的重要抓手

  目前互联网正以超强的速度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如今逾9成的年轻创业者选择了与互联网相关的领域。我省移动互联网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2014年实现总收入160亿元,比上年增长120%。预计今年全省移动互联网相关业务收入和移动互联网企业数量仍将保持高位增长。

  如此背景下,“双创”能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跨界融合的领域培育出铺天盖地的初创企业,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方面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这些初创企业经过市场大浪淘沙,一部分势必脱颖而出,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科技小巨人,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二、重视和解决我省“双创”工作中存在的两大问题

  (一)大众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我省市州对“双创”的认识还很淡薄、意识不到“双创”工作对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双创”是新瓶装旧酒,不热心、不积极,更谈不上主动作为。

  二是国民的创业意识也很薄弱,创业者比例偏低。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家长希望子女有稳定的工作,近七成的家长不赞成子女创业,希望子女自主创业的不足3%。

  三是对广大农村的“双创”工作存在认识上的盲区。大家把“双创”的目光都集中在城市,“双创”调研汇报都没有提及广袤的农村,也没有农村主管部门参加,没有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双创”工作予以关注。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推动“双创”工作,人数最多、潜力最大、需求最旺的恰恰是农村。

  四是创业者普遍存在资金困难问题。近九成创业者认为资金不足是创业最主要的障碍,近八成农民工认为创业最缺资金。

  五是一些政府部门行政效率较低,优惠政策难以有效落实,创办企业的注册审批程序复杂、门槛高,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

  (二)大众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我省整体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机制,高新技术不强。尽管我省各个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个别产业在国际上也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较弱。

  二是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仍比较薄弱,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高。在基础性研究、行业共性技术研发方面,企业间没有广泛建立和形成技术创新的战略联盟或协作关系。

  三是我省尚未建成有利于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科技基础平台,大型科研设施以及科研资料、科学数据等严重匮乏、分散落后,使用效率不高,没有形成社会共享机制,也无法实现科技资源的有效共享。

  三、建议

  (一)“双创”要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一定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双创”的重点领域进行突破,鼓励大众创业者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创造新需求、培育新市场、打造新业态,为我省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要充分发挥湖南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政策优势、人才优势。一要推进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突破发展,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二要谋划和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创新创业园区发展“135”工程,按照国家发改委《实施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的通知》要求,组织新兴产业工程包研究计划,提出一批适应大众创业需求、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工程与项目;三要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加强国家新兴产业创投计划、新兴产业创投基金对接,完善财税金融支持体系,要用好用活我省即将设立的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加快制定实施湖南省新兴产业“双创”行动计划,建立一批新兴产业“双创”示范基地。

  (二)“双创”要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号召打好湘情牌、亲情牌,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鼓励湘籍在外人士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带市场回乡创业。为此,贫困地区开展“双创”工作,一是要精准选择突破口,可以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推动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创业创新;二是要精准选择产业,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农村多产业融合发展;三是要精准提供金融支持,可以设立贫困地区“双创”基金,加大对有能力扶贫对象“双创”的支持力度;四是要找准致富带头人,健全与扶持政策挂钩的带动增收激励机制,鼓励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扶贫对象积极参与创业项目,多渠道增加收入。

  (三)“双创”要与国外友好省州(区、县)相结合。近年来,我省与海外合作基础良好,对外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与海外的联系日益紧密。截至今年9月,我省与25个国家的67个省州市缔结为友好省州(区、县)关系。以“双创”为契机,推动我省与国外友好城市中小企业加强国际合作与互动势在必行,推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的建设也恰逢其时。

  我省综合实力较强、竞争力较突出的城市,可以发起倡议,联合美国、欧盟、日韩等国外友好城市,推动成立湖南—国外友好城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城市联盟,积极探索双边在人才培养、前沿项目、经贸合作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大胆探索“三个结合”,即小微经济与本土经济结合,园区经济与国际经济结合,实体经济与创新经济结合。

主办:政协湖南省委员会   承办:新闻信息中心

新闻信息中心电话:0731-84892011   传真:0731-82244360   E-mail:hnzxadmin@163.com   备案序号:湘ICP备1301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