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专题 > 政协湖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 委员提案

关于大力扶持湘西州民族医药发展的建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委员会     时间:[2017-01-14]    来源:

  湘西自治州是全省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土家医药、苗医药资源丰富,文化厚重。发展民族医药事业既是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的有力抓手,又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助力精准脱贫的惠民之举。建议省委省政府大力扶持土家医药苗医药发展。  

  一、湘西自治州民族医药发展的现状  

  (一)民族医药研究有地位有影响。争取到了中国土家医药研究和发展的引领地位,在20世纪80年代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土家医药研究先河,奠定了土家医药在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中的牵头地位,目前湘西州民族中医院是国家重点民族医医院,是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土家医分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所在单位,是中国土家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和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家医分中心所在单位,在土家医药国家层面具有话语权。  

  (二)特色专病专科建设有作为有成效。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医院结合湘西民间的验方,经多年临床验证,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方药,经十一五十二五的特色专科创建,经创建和验收评审,土家医结肠炎专病成为全国首批重点民族医药专病。土家医肝病专科土家医苗医脾胃病专科、推拿科成为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目前该院制定了半边风、嘎拉病(慢性结肠炎)、水臌症、肩凝证、炸起纠症(面瘫)、咯病等40多个常见病及优势病种土家医诊疗方案并在临床实施。  

  (三)民族医药科技创新有跨越有突破。多年来,湘西州民族中医院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药文献整理及适宜技术筛选推广应用项目、民族医药重点专病专科建设项目,以及地方科技计划项目60余项,取得科技成果30余项。先后整理出版民族医药专著20余部,其中《土家族医药学》、《土家族医学史》、《土家医方剂学》等学术专著填补了国内同类研究空白。  

  (四)民族医药产业发展有前景有平台。2016年,湘西州民族中医院作为湘西州民族医药发展的牵头单位,成功创建了湖南省民族中医院。2016119日,由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与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医院联合申报的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家医药分中心,在吉首挂牌并签约协议。该分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土家医药产业化发展起航,充分利用土家医药得天独厚的资源研发新产品,并以湘西州现有的宏成制药、本草制药、湘泉制药等本土制药企业为依托,推进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  

  二、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1.体系不健全。土家族医药是目前国内民族医药发掘整理、继承较好的十大民族医药学之一。但相对于蒙医药、维吾尔医药等民族医药来说,我州土家医药、苗医药发展体系不太健全,缺少统一的发展标准,民族医药服务体系、模式和机制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2.竞争压力很大。目前湖北恩施州也在全力进行土家医药的研究,积极争取土家医药在国家层面的话语权。近几年,湖北恩施州政府对民族医药的投入逐年增加,并形成了由政府主导,高校、医院、科研机构共同发展的局面,目前在土家医药建设上呼声很高,大有后发赶超之势。而就我州来说,对土家医药苗医药特殊人才的培养、储备、传承、支持和保护不够。我州原有的土家医药领先优势正在弱化,如不高度重视,土家医药的领头地位将被恩施州取代。  

  3.政策配套不全。虽然出台了《湘西自治州土家医药苗医药保护条例》,但具体落实还未到位,缺少新的政策、大胆的优惠、大批的投入和大力的扶持。具体来说,针对民族医药的医保政策、发展的优惠政策还不健全。在民族医药人才引进、专科专病发展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较少。不利于民族医药的发展。  

  4.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我州财力有限,州财政对民族医药发展投入不足,每年仅安排20万元,县级财政均未落实支持民族医药的发展资金,而民族医药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长期的调查挖掘、传承、科研等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三、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领导,健全体系。坚持由政府主导,成立由省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卫生、药监、发改、财政、农业、林业、吉首大学、湖南省民族中医院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民族医药发展领导小组,全面推动各项工作。整合现有土家医产、学、研、用资源,以湖南省民族中医院为依托,申报土家医药重点研究室或中心,搭建集土家医药研发、临床应运为一体的平台。采取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方式,扎实推进土家医药教育科研、制剂研发系统化,产业化,做大做强、做优做特湘西土家医药苗医药等民族医药产业,将其打造成为全国土家医药之乡。  

  (二)增加投入,夯实基础。一方面按照《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医药苗医药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省财政单列民族医药发展的专项资金预算,用于民族医药的实验室、民医馆、综合楼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标准化建设、科研建设等,投入专项资金2000万元,建立省级土家医苗医临床基地,打造土家医药、苗医药博物馆,每年投入500万元的固定建设资金,确保民族医药发展后劲;另一方面努力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为民族医药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第三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实现软硬件环境建设投入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三)配套政策,优化环境。一是制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医药苗医药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在民族医药制剂、诊疗技术应运上制定优惠政策,允许民族医药院内制剂采取备案制,全面推广土家医药;二是尽快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和药品目录,省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民族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将民族医药纳入新农合、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报销范围。  

(四)整合资源,抓实当前。一方面协调支持吉首大学设立民族医药系或相应的专业,培养民族医药人才。另方面建立民族医药师承教育和继续教育机制,建设名老民族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培养民族医药人才。第三是重点支持标准化建设。2017年,湖南省民族中医院拟发布100条土家名词术语标准;8个土家医常见病证疗效评价标准及诊疗指南;8个土家医常见病证的土家医护理规范;四种土家药炮制规范的制定;12个传统疗法技术规范。第四是重点抓好土家医开考。积极主动向国家争取土家医药单独开考等相关政策支持,尽快整理完善土家医药理论体系,促成土家医药国考开考,谋求长远的发展。

主办:政协湖南省委员会   承办:新闻信息中心

新闻信息中心电话:0731-84892011   传真:0731-82244360   E-mail:hnzxadmin@163.com   备案序号:湘ICP备1301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