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专题 > 政协湖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 大会发言

龚文勇委员代表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的发言——向深海要资源湖南可以走在前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委员会     时间:[2017-01-13]    来源:

  也许大家会奇怪,湖南地处内陆,远离海洋,怎么去开采深海资源?其实,湖南深海采矿技术和装备产业基础很好,在全国首屈一指。加快发展深海采矿产业,向深海要资源,湖南完全可以走在全国的前列。

  一、我省深海采矿技术与装备制造优势突出

  一是人才有优势。上世纪八十年代,长沙在国内最早建立了深海矿产资源开发的研究队伍。如今,湖南深海采矿领域人才济济,大腕云集,涌现出了包括钟掘院士在内的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员,占全国该领域研发人员的一半以上。

  二是平台有优势。我国唯一的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在湖南,真是“一枝独秀”。我国2015年申请并拥有了东太平洋海底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矿区的矿业权,价值超过4000亿美元,长沙矿冶研究院是该矿区勘探与开发的直接承担单位。

  三是技术有优势。目前的核心单位有长沙矿冶研究院、长沙矿山研究院、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株洲电力机车、泰富重装、三一集团等。他们分别在深海矿产资源开采总体技术、多功能深海采矿船总体设计、极端环境下智能测控技术、深海运载装备力学与水动力学研究、深海钻探装备研发、海底复杂地形重载作业机器人等方面,具有国内领先、有些方面在世界领先的能力和水平,可谓实力超群、卓尔不凡。

  四是成果有优势。湖南承担了从“七五”到“十二五”的6个五年计划70%以上的我国深海采矿研究项目,国内深海采矿领域里的超过90%的重大科技成果出自湖南省。如:首次在国内内湖结核采集试验,首次在我国南海3700米水深进行扬矿输送海试,首次研发成功海底3500米钻勘设备,首次在全球制造3台即将在南太平洋投入使用的海底采矿车。湖南在该领域发表、申请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发明专利等,占国内成果总量的70%以上。

  五是产业有优势。在深海采矿装备制造方面,有收购世界深海采矿知名企业英国SMD公司的中车株机公司;有全球最大的散货过驳平台船舶制造商湘潭泰富重装集团;有国内系列最全的工程船舶成套设备制造商三一港机等等。另外,在海洋工程装备研制、海洋平台用钢、深水电缆、海洋工程防腐材料、浮力材料等领域,华菱湘钢、华菱电缆、湖南塑料研究所、长沙化工研究所等单位都具有较强的技术和生产能力。

  当然,我省深海采矿业发展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亟待解决:一是创新资源分散。顶层规划不到位,省内各单位关门研究,力量分散,重复建设,没有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二是关键人才流失。沿海发达省份利用近海和海工优势,积极参与竞争,想方设法挖走我省优秀人才,有后发赶超趋势。三是创新平台建设缺乏力度。深海采矿产业是一项高投入、高利润的产业,我省投入有限,还没能建成海洋装备多功能测试水下试验平台。四是产业带动力弱。产业规模和巿场份额还较小,尚未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制造能力,产业体系不健全,相关服务业发展滞后。

  二、几点建议

  “大国崛起,无不始于海洋”,我国内陆资源匮乏,海洋正好为我们提供资源保障和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发展深海采矿产业,将带动地质勘探、采掘冶炼、物流输送、船舶海工、钢铁、有色冶金、工程机械、水下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我省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打造湖南制造业的新品牌、新亮点。抓住发展机会,我省的深海采矿产业就会象工程机械、轨道交通一样走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否则,我们就只能扼腕长叹,后悔莫及。为此,我建议:

  (一)加强政策扶持

  将深海采矿产业作为我省落实“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措施,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并制定扶持我省深海采矿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和近中期规划。成立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加强协调、指导和服务。落实国家支持智能制造装备首台(套)研发创新和产业化政策,对海洋采矿首(台)套技术装备给予扶持和奖励。

  (二)促进资源整合

  整合我省优势力量,组建由企业主导,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制造企业、用户单位等参与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海洋采矿技术协同创新联盟,从事基础技术和应用开发研究,实现人才、技术和资源共享。

  (三)建设创新平台

  加强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组建国家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中心。联合省内相关科研单位,共同在洞庭湖建立一个水下试验基地。与滨海省区合作建设近海海试基地。

  (四)推进成果转化

  加快深海采矿技术和装备向其它行业的推广应用。推动深海采矿作业车应用于海底电缆、石油管道铺埋,滨海矿砂等资源的开采,陆地富水地区不排水采矿,以及江河湖渠、尾矿库等疏浚治理;将水下机器人等装备应用于水库等大型储水构筑物的边坡安全和水质环境检测与保护等。

  (五)加大财政支持

  我省深海采矿产业还是一株“幼苗”,目前还盼不来大量的社会资本“雨水”,需要财政资金的“浇灌”。建议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专项资金,以小资金带动大资金、以内部资金带动外部资金,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海洋采矿技术开发和装备制造的项目建设。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党派民盟

  智能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界别民盟

主办:政协湖南省委员会   承办:新闻信息中心

新闻信息中心电话:0731-84892011   传真:0731-82244360   E-mail:hnzxadmin@163.com   备案序号:湘ICP备13010943